美一天美发网

快捷登录

查看: 16441|回复: 3

[综合专区] “真正的建筑就是要呈现感觉”-----日本知名建筑大师坂本一成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9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4-22 01:58:50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一天网客服微信:275273882
2011年3月7日-4月9日,坂本一成“建筑的诗学”国内建筑首展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地下展厅举行。展览通过25个建筑模型、25幅大型图片以及数册建筑设计图纸,展示坂本一成四十年来的代表作品,呈现他对于住宅的日常性的思考。

1.jpg
      1969年,坂本一成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住宅项目“散田的家(House in Sanda)”,当时,这个外表平常的小盒子并未引起日本建筑界的关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的房子被认为是有钱人不会去住的房子。几十年过去,人们开始发现这些住宅的过人之处,它们吸收了时间,非但没有变得过时,反而越来越能让居于其间的人感到舒适与自由。
      2001年,坂本一成的建筑展在东京Garima举行,那些散落于东京各处的住宅被重新发现,反复登上各大杂志,他也成为了了解日本当代建筑界时绕不过的一个人物。从筱原一男、坂本一成到塚本由晴,师徒三代之间的继承关系十分显著,代表了日本建筑关注日常、以人为本的一支传统。10年后,“建筑的诗学”个展首次来到了中国,坂本一成这个在国内不甚普及的名字,带来的是与当下中国建筑界的表现主义截然不同的一种态度。
      坂本一成是一个温柔的反叛者,他不追求哗众取宠的形式,而用全部的精力让居者爱其屋。在他的设计中不乏超前的、别具匠心的思维,比如与房屋整体方向错位的屋顶、出现在窗户中间的柱子,但这些日常的错位并不会侵略到居住者的生活中,因为这些“流动的合理性”使得房子在内部散发出亲和的魅力。策展人郭屹民将他的作品比喻为“你忽视了形象的朋友”,“与那些在短时间内调动你兴奋点的好莱坞大片相比,坂本老师的房子是你的日常生活”。


2.jpg
“真正的建筑就是要呈现感觉”
      坂本一成设计的住宅不是那种容易赢得第一眼缘的住宅,它们乍看之下四四方方的,外墙颜色亦不鲜明,甚至有点冷漠,像是堆放在坡地上的集装箱。加之看不懂建筑设计图的外行人无法了解其结构上的精巧之处,“好在哪里”几乎是必然跃入脑海的一个疑问。因此,要在一次展览中充分解释坂本设计的“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本次展览特别注意对观感的强化,让走马观花的参观者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走进位于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的展厅,首先被多张接近1:1比例的巨幅照片所震慑,很少有建筑师敢于在展览中使用这么大的照片,因为很多建筑细看之下均经不起考验,可见坂本一成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在这些照片中,房屋细节乃至内饰均一览无遗,人站在照片前,仿佛能够身临其境、作为居住者去在感受坂本一成的住宅。坂本一成本人非常不喜欢建筑展,因为仅仅是模型、设计图和小照片的陈列与看建筑书毫无差别,而他的展览则试图传达更为立体的信息,为此水晶石数字科技还专门制作了3D影像,参观者戴上眼镜便可模拟在房屋中行走的感受。在展厅入口处的天井里,5幅高达4.7米的照片形成合围,塚本由晴将这个空间称为“坂本广场”,戏言老师的“笼罩”令他十分紧张。展览在细节上的独到安排,恰恰与坂本一成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将祖先流传的、社会带来的、环境给身体灌输的感觉通过建筑呈现出来”。
      据坂本一成介绍,虽然本次展览的展品与此前在日本东京和德国慕尼黑展览时是一样的,但不妨碍它成为一次非常“中国的”展览。“东京的Garima很小,我们没办法挂4米多的大照片,所谓的精致是在固有的尺度和传统中产生的,对日本人来说,不精致就没法生活了”;而慕尼黑的展厅则很大,因为欧洲人的尺度大,在一个大的空间中,展品就显得很小,他们更习惯将其作为一个纯粹“对象”来看待;而中国人的传统则是,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去欣赏一个东西,在大小适中的展厅里,建筑与人发生互动、融为一体,本次展览设计了一条在建筑模型和照片中迂回穿行的路线,正好与游览中国园林时的体验类似。坂本一成认为,这个展览在三地的区别、在布展时不经意的安排,已经在诉说着传统了,只不过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坂本一成的老师筱原一男是日本第一位明确拒绝西方影响的建筑师,受其影响,坂本对传统也十分看重,但他并不赞成用传统的符号和形式来表现传统,“这种传统值得怀疑”,他认为传统不需要任何形式去表现,它就在人们无意识的一举一动中、在人与城市的对话中,“要用心灵去发现”。他说:“对我们来说,去国外学建筑,不是为了学习什么参数化设计,或者学习某种形态操作,而是为了确认我们的感觉,我们不能抛弃自己的感觉去抄袭别人的形式,真正的建筑是要呈现感觉。”

主题

好友

9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4-22 01:59:54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在“开放的盒子”中达到自由的极限
      坂本一成设计的住宅,经历了封闭箱体(Box in box)、家型(House Type)到开放的盒子(Open box)的转变,这个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与日本社会和环境的变化紧密相关,也体现着他本身对住宅的思考。
      1960年代,日本的环境正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代价,废水、噪音等污染和公害侵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城市治安也不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维合、封闭的自我天地才能获得安全感和清净舒适的环境。“散田的家”和“水无濑的町家(Machiya in Minase)”便是坂本一成封闭箱体时期的作品,它们不仅在外形上呈现为封闭的箱子、将人与都市隔离,房子内部的功能区也通过更小的方形做出细分,居室里向屋内开的窗户十分特别,也使得箱子套箱子(Box in box)的结构更为明确。在家型时期,坂本一成开始进一步探索建筑中“非日常的日常性”,他认为,“对峙是很好的介入关系的手段,人和物在对峙中的融为一体”。在1978的作品“今宿的家(House in Imajuku)”中,坂本一成突破了惯常的思维,让柱子突兀地出现在窗户中间,许多参观者对这样的设计感到疑惑,郭屹民这样解释他的做法:“把窗户开在柱子边上或者让柱子避开窗户,是我们设计房子时的常规,保持窗户的完整性,看似是保证了视野的开放和自由,但是实际上我们为此受到了束缚,因为在设计时我们必须进行规避,而这样的规避无处不在。没有人规定窗户不能被柱子分割,坂本的做法才是真正的自由。”
      随着日本的城市逐渐被改变,公园、美术馆、博物馆出现在城市各处,坂本一成的建筑也瓦解了封闭性,尝试回到原初人与自然一体的状态。“在那之前我做了很多家型的房子,但我发现自律性的操作背后带来的是有限的空间,所以我寻找开放式的表现方式,“消解”是从围合和屋顶同时开始的。”“消解”成为他设计中的关键词之一,“家型”被错置、并置、游移的结构所代替,人和城市的对立关系随之缓和。他最为著名的、获得日本建筑最高奖“建筑学会奖”的作品HOUSE F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HOUSE F是为一位建筑历史学家而设计的房子,这位历史学家对房子的要求是“细分化的元素要明确”,因此坂本一成将HOUSE F的地面、楼板、窗户、屋顶各自独立开来,使它有一种可以任意拼装的感觉。最绝妙之处在于他在房子内部使用了树形的柱子,“树”的枝桠部分可以调节长短,使得坡面屋顶的高度和倾斜的角度得以相应变化,将层高上的自由度达到了极限,加上随着屋顶的走势而开的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窗户,这个完完全全的室内空间看上去像是在室外一样宽敞、通透。
      坂本一成表示:“建筑的矛盾性在于,它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剥夺了自由,提供的方便越多,丧失的自由也越多,我的房子就是要在自由与方便之间找到平衡。”在HOUSE F中,没有严格的功能区的划分,消解了走廊、楼梯等半公共空间,它更像是一个大的覆盖下的场所,但又不面临室外的恐惧。“这个房子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起居室、接待室、饭厅、书房,不规定在哪个地方应该做什么,人住在其中可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这不就是人的本性吗?”坂本一成试图在他的建筑中达到自由的极限,给予使用者最多的可能性。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07

积分

元老VIP会员

发表于 2011-4-23 17:06:20 |显示全部楼层
发型也一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44

积分

原官方认证会员

发表于 2012-7-2 13:45:46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简介|VIP办理|广告报价|友情链接|帮助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美一天美发网 ( 粤ICP备1503827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837号

GMT+8, 2024-5-16 04:17 , Processed in 0.057514 second(s), 18 queries .

Design by zzmyt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