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一天美发网

快捷登录

查看: 17345|回复: 2

[综合专区] 黑天鹅——致艺术与激情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9-21 16:12:11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一天网客服微信:275273882
  “昨晚我做了个疯狂的梦,我扮演了白天鹅,和过去的不一样。”
  为艺术献身,多么圣洁的宣言!在阳春白雪的背后是否还有阴暗的一面?最近看了《黑天鹅》一片,颇令我意乱神迷。《黑天鹅》是一阕艺术家的悲歌,又是一部通俗版心理学教程,更是一篇艺术创造的哲理。它表现了一个叫妮娜的芭蕾舞女演员,历尽艰辛终于登上令人眩目的艺术巅峰,可就在她的青春年华和艺术生涯即将绽放的时刻,她却如流星般陨落了。一个纯真的女孩惹人爱怜,通过她来展现艺术家共同的心声。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明说此片是他上一部影片《摔角王》的姊妹篇。《摔角王》表现了一位粗犷的摔角手罗宾森,他与妮娜一样都追求完美,渴望观众如雷的掌声;他们分不清事业与生活的区别,舞台上的形象光鲜亮丽,舞台下的生活却残破衰零;最后他们都朝舞台中心纵身一跃,奉献了一切。
  《摔角王》是纪录片风格,达伦这回要玩一把艺术与惊悚。《黑天鹅》运用意识流手法,外部世界平淡无奇,惊涛骇浪的只是主人公的内心,古典乐随剧情承接流转。《黑天鹅》像只鸡蛋,蛋壳是惊悚,蛋白是女性成长,蛋黄是艺术哲理——也可以引申为人生哲理,不能只被蛋壳和蛋白吸引了。留意三个指向蛋黄的关联:爱情角力与事业竞技交错,凡俗尘世与舞台戏剧影射,现实生活与梦境幻影重叠。黑天鹅象征激情、放纵与野心,白天鹅象征抑制、技巧与矜持。艺术的控制与释放,入戏与出戏,自恋与升华是影片的主线——蛋黄。艺术总监托马斯质问众人:“你们当中有谁可以出演两种天鹅?”我!
  妮娜行吗?她娇柔纯洁,伤病、泪水、呕吐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多。此时的妮娜只是一只无人理睬的丑小鸭,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或者直接点说,一条作茧自缚的毛毛虫。托马斯,一个老帅哥,风度翩翩,以激发演员们的潜能为己任,尤其喜欢打开女演员的心扉,释放她们的激情。托马斯称黑白天鹅是“孪生姐妹”,这可不是原版《天鹅湖》,为什么要这么改?
  不将《黑天鹅》与《天鹅湖》进行对比那你白看《黑天鹅》了。《天鹅湖》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根据一则童话编写的四幕芭蕾舞剧。
  第一幕:在王后城堡前的花园。明天将是王子齐格弗里德的成年生日,母后劝诫王子不能再终日嬉戏了,要他为明天选妃做好准备。王子勉强应允,母后满意地退场。《黑天鹅》中即将成熟的是妮娜(她年龄是青年,心理是童年);妮娜的母亲是母后——舞团已退休的老演员,保守而威严;王子托马斯在“选妃”。
  第二幕:夜半时分,密林深处,山间湖水。王子为了解闷去打猎,看见一群天鹅结队在湖面上滑游。他弯弓欲射一只头戴王冠的天鹅,转瞬间那只天鹅却在王子眼前变成了美丽的少女。她名叫奥杰塔,是一位公主,她和女友们被恶魔巴特伯德施以魔法变成天鹅,在夜间才恢复人形,只有从未许诺给别人的坚贞爱情方能解除这万恶的魔咒。王子同情并爱上了公主,答应在明天的庆典中选她为妻。恶魔在暗地里窥视,露出狰狞的笑容。《黑天鹅》中托马斯的爱情并不坚贞,但他从一群“天鹅”中看出妮娜是公主;恶魔在妮娜的内心,给她施以魔法的是她自己。
  第三幕:宫廷庆典,王子的生日宴会。恶魔派自己妖艳的女儿奥吉莉雅出席,她身着黑装,迷住了王子,王子误以为她就是奥杰塔,向她许下了神圣的诺言。就在此时突然电闪雷鸣,妖风袭来,恶魔与黑天鹅狂笑而去,王子始知中了奸计。《黑天鹅》中妮娜以为好友莉莉是黑天鹅,要夺走她的全部希望;妮娜还看到种种可怖的幻象,自己却魔化为黑天鹅。
  第四幕:密林湖畔。王子与恶魔搏斗,杀死了恶魔。王子向奥杰塔忏悔,但奥杰塔和众女友以为再也破除不了魔咒,悲痛欲绝而纵身跃入湖水,王子也随之殉情投湖。《天鹅湖》有两个版本,这是悲剧原版。喜剧版的差异在于结尾:王子与公主都投湖自尽了,但曙光升起,金帆驶来,沐浴在金帛般的旭日光芒中,他俩往幸福的彼岸远航。现在演出的多数是喜剧版。《黑天鹅》中托马斯要求妮娜变成黑天鹅;妮娜杀死了幻象中的莉莉,成功的演出了黑天鹅,结果……
  《天鹅湖》中的恶魔是一个“他者”,黑白天鹅也并非孪生姐妹。白天鹅是脆弱而敏感的,被外部世界所左右,等待王子来拯救。要同时饰演黑白天鹅难度极高,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两位女演员来分别出演。影片的寓意在于:恶魔并非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内心;托马斯所代表的观众见异思迁,没有忠诚;艺术家要学会入戏与出戏。关于这些下文还要继续说明。
  《天鹅湖》享有崇高的地位,是第一部用交响诗的形式谱写的芭蕾舞剧,它把芭蕾舞的艺术表现力提升至极限。《天鹅湖》的命运如同白天鹅一般多舛,拙劣的编舞,恣意的删改,曾令她暗无天日。直到老柴去世后的两三年,由彼季帕、伊凡诺夫编舞的版本才让《天鹅湖》展翅飞翔。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
  妮娜报名参与托马斯的“选妃”,她所在的芭蕾舞团不景气,老的天鹅皇后贝丝可以同时出演黑白天鹅两个角色,但她过气了,观众抛弃了她,舞团要发掘新人,重新排演,这是妮娜的机会,但妮娜只想饰演白天鹅。试舞过程中妮娜的舞姿优雅纤美,托马斯走过来轻轻地对她说:“如果白天鹅只有一个人选,那就是你。”妮娜羞赧的脸上露出淡淡的潮红。托马斯接着说:“但我不会这么做。换伴奏音乐,给我秀一下你的黑天鹅,妮娜。”妮娜的面庞瞬间晴转多云,她毫无心理准备。伴随着轻佻的琴音,妮娜强忍着内心的伤楚在旋转,旋转。莉莉来了,呯的一声关上门,令妮娜的结束动作没站稳。她太敏感,太易受外界影响了。托马斯宣布莉莉出演黑天鹅,而白天鹅由维罗妮卡来演,也就是没有妮娜的份了。妮娜抽泣着离开了练舞房,直到把自己关进卫生间里泪水才滂沱而下。
  妮娜并未气馁,回家后她穿上舞鞋练起黑天鹅的舞蹈动作。她练的是弗韦泰——挥鞭转,以一腿为轴,另一腿像挥动鞭子似的连转32圈,且做动作时脸上要带着炫媚、轻狂的神情。这是芭蕾舞女演员难度最高的动作之一,妮娜误以为这只是纯技巧问题,还把脚趾头练伤了。第二天她涂上口红(这是贝丝的口红),找到托马斯说自己已经练好黑天鹅了。托马斯欣悦地微微一笑,看来他早有所料。托马斯假意以选择了维罗妮卡为由打开房门请妮娜离去,又关上门让妮娜有所“表示”,还强吻妮娜,被妮娜咬伤嘴唇。托马斯是个只会玩潜规则的登徒子吗?不是,这是他欲擒故纵的招数,天鹅皇后可不能像白天鹅那样被动,还必须有黑天鹅的主动出击。他们的对话才是关键。
  “老实说,我不在乎你的技巧……”这话托马斯可不会对别人说,他只对妮娜说,妮娜的技巧已经够好了,她最缺的不是这个。“是的,你很美,胆怯、脆弱……这四年来我总是看见你小心翼翼地跳着每一步,但我从来没有看见你释放激情,从不!这些训练都是为了什么?”“我只是想做到完美。”妮娜怯生生地答。“完美不仅仅是控制,它还要求释放。给自己一个突破,也给观众惊喜。超越,这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
  “我只是想做到完美。”这是妮娜的口头禅。“释放激情!你的技巧没问题!”这是托马斯的口头禅。我想起一位艺术家(忘了是谁)说过的话:顶尖的艺术是最高程度的激情与最高程度的节制。缺一不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丈,道再高十丈,两者竞合,以致无穷。还想起一则故事:达芬奇画鸡蛋。鸡蛋看似简单,要画得逼真并不容易,这需要技巧,就像画家练素描,运动员、演员练基本功。但达芬奇也不能总画鸡蛋。鸡蛋是脆弱的,一敲即破的外壳。在某些阶段艺术家需要将自己细细地包裹起来,其目的是为了——更强大的释放。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愈矩。比如弗韦泰挥鞭转,整个过程脚尖的移动范围不能超过一条皮带围成的圈。
  托马斯被咬了却很高兴——妮娜总算释放了一回,用心良苦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他宣布妮娜是新的天鹅皇后。妮娜又倾盆大雨了,这次是幸福的泪水。有人(可能是维罗妮卡)在镜子上喷涂WHORE(娼妓),宣泄不满。娼妓很重要,后面要说到。
  下面是艺术心理学授课时间。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河神与水泽女神生下一子名叫那喀索斯。神示说:不可使他认识自己。父母记住了神示,一直不让那喀索斯看见自己的影像。转眼间他长到十六岁,成为一个俊美的少年。那喀索斯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爱上了自己,憔悴而死,化为水仙花。希腊语中那喀索斯就是水仙花,英语Narcissism就是自恋。一则令所有心理学家都为之神往的神话。
  懂得艺术心理学对于《黑天鹅》的情节设置才能了然于胸,否则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内心有三个我:本我(id)、自我(ego)与超我(super-ego)。本我是本能、欲望与冲动,奉行“唯乐原则”,是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自我是执行官与协调员,依从“现实原则”,相当于骑手。超我是良心与理想,遵循“至善原则”,相当于马术规则和标准动作。还有一个外部世界,相当于赛马场与障碍。本我这匹烈马在不断腾越,超我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全看自我这位骑手能否驾驭。艺术家需要完成这种高难度的表演。
  (1)《天鹅湖》中的“我”
  自我在变化,改变有风险。王子是自我,母后是旧的超我,白天鹅是新的超我,黑天鹅是本我。王子渴望摆脱母后的束缚,却在黑白间迷失,妖艳与贞洁对他都有吸引力。魔鬼呢?魔鬼代表超我和本我的尖锐对立,让王子失去了驾驭能力。王子杀死了魔鬼,他自己也就死了。弗洛伊德说:“破坏性成分在超我中牢固地盘踞着,并转向反对自我……似乎是一种死的本能。”超我像个殉难的圣徒,比如白天鹅。
  (2)《黑天鹅》中的“我”
  《黑天鹅》比《天鹅湖》略为复杂,有多重隐喻。影片中母亲是旧的超我,贝丝是新的超我,莉莉代表本我,她们还分别代表着妮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早先的超我是父母带来的,他们是权威;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强制逐渐消失,开始形成新的超我。母亲、贝丝、莉莉三人均身着黑衣,象征妮娜内心的失调与心灵的黑幕,而妮娜自己一袭白装显得多么无助而可怜。三位一体的严酷对立就是妮娜内心的魔鬼。托马斯代表着环境和观众,如果妮娜适应了他的要求就可以拥有一个新的、更现实的自我,但这一天或许永远不会到来,就像《天鹅湖》中的王子,找到了就要失去。自我呢?哪个剧中人代表了自我?没有自我,妮娜失去了自我。
  (3)幻想、自恋与升华
  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说:“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妮娜看见种种神秘的、乃至恐怖的幻象,说明她内心的压抑、折磨与强烈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激发幻想的愿望分成两大类:野心或性欲。获得托马斯的肯定,妮娜就同时获得了性爱与成就。
  未满足的性欲会向内释放,这是自恋。弗洛伊德说某些女性极具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自恋,她的自鸣得意和不可理解,如同有些动物的魅力在于根本不在乎我们如何,象猫及食肉猛禽。”最终妮娜也变成了猛禽——黑天鹅。这就是升华,那喀索斯没有完成(因为他没有向外释放),妮娜完成了,可惜只有瞬间。
  魔鬼是超我激发的升华,魔鬼是用“最大的激情做最圣洁之事”,魔鬼=追求完美。
  2.拉康理论
  与弗洛伊德不同,拉康认为“我”是虚幻的,所谓“自我”不过是一连串的肥皂泡,亮晶晶地映照着,美丽却不真实。拉康有一篇著名的论文《镜像阶段》,“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拉康说。拉康举了一个例子:雌鸽子看见同类时才会达到性成熟;而独处的雌鸽子看到镜中自己的映像时,也同样可以达到性成熟。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认”——将一个“他者”误认为是自己。你看到的并非真实,也不完美,却开始迷恋那个影像,并以此来塑造自我。比如女人喜欢照镜子,并从中想像一个更美丽的自己——这是一定的,不然她们就不会整容。误认→自欺→自恋→升华。
  拉康借用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的一个概念“偏执狂临界状态”:为了从潜意识中产生“超验极点”的意象,达利认为有必要先进入一种自我诱发的精神失常式的创作状态,以便产生幻觉境界。这还是升华。艺术家碾碎过去一个个肥皂泡,又生成一个个新的肥皂泡,最后连自己都感觉陌生了。庄周梦蝶?这正是拉康喜欢引用的一则寓言。拉康认为死才会令自我完整,或许“死后才终获自由”(托马斯说)。妮娜看到贝丝的宣传海报,慢慢地被摧熟;在列车上、在过道里不断看到似曾相识的身影,她们都身着黑衣;还有镜中千变万幻的“他者”……
  弗洛伊德强调控制与释放,拉康强调误认与虚幻,但两人在一点上是共通的:人类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追求完美的倾向,不断地追寻、追寻……
  好了,下面就用这些理论的利刃来剖析《黑天鹅》。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9-21 16:12:27 |显示全部楼层
  一、母亲与贝丝。
  母亲与贝丝分别代表两种超我,或者说两种完美观。
  母亲代表生活上的完美,相当于《天鹅湖》中的母后,住在自己的“皇宫”里深居简出,只干两件事情:抚育妮娜和画一些抽象肖像画。她眼中的完美就是规规矩矩地做人,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像母后对王子说的:“你不能再如此终日嬉戏了。”母亲曾因为怀上妮娜而放弃了芭蕾舞事业,她不希望女儿重犯她的错误——被另一个王子所骗。她无微不至又过于严厉的看护着女儿,女儿能出演天鹅皇后固然好,演不上也没什么。她把妮娜塑造成柔弱的白天鹅,但也压抑了妮娜的性欲与野心,妮娜都28岁了。“纯洁可爱的女孩,被天鹅的躯体所束缚,她寻找自由,但只有真爱才能让她获得自由。”托马斯说。
  贝丝代表艺术、事业上的完美。要是做不到完美又该如何?死。贝丝被舞团淘汰,遭托马斯抛弃,她选择了撞车自杀,没死成。妮娜去医院看望她,她对妮娜说:“你偷我的东西?”“我只是想做到像你一样完美。”妮娜无辜地辩解。“我不完美!我什么都不是!”贝丝疯狂地操起小刀划刺自己的脸,接着这张脸又变成妮娜的脸!妮娜仓皇逃走,发现自己手上全是血,小刀从手中掉落下来。幻觉。
  弗洛伊德和拉康对这种现象有解释,或者说达伦大导演对心理学理论依葫芦画瓢。
  影片开头妮娜就看见贝丝的海报——镜像,恍如一只未发育的雌鸽被吹醒内心的春情。贝丝走了,妮娜来到她的化妆间,静静地把贝丝用过的化妆品、饰物收藏,贝丝是她的偶像。如今化妆间已属于妮娜,海报也换成妮娜,她慢慢地向魔鬼走近。母亲的画作——另一个镜像,变得越来越丑恶,成了一堆喧闹的妖怪。幻觉。妮娜无论作为成年的女性还是作为芭蕾舞演员都需要释放,两种超我在激烈对峙,过去与未来。妮娜从医院看望贝丝回家后,有一个瞬间产生幻觉以为母亲是贝丝,两者在转换。将歇斯底里的贝丝类比为冰清玉洁的妮娜合适吗?要知道当年的贝丝也是一只白天鹅,遇上托马斯这个释放她的王子。但她得不到真爱,观众与托马斯都朝三暮四,所有的天鹅都想取代她的位置,包括妮娜。偶像的陨落令妮娜感到害怕,她把饰物还给贝丝,但她已无路可退。母亲尖声大叫:“你不是我的女儿!”她不再是了。
  将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中的话语摘录下来:“自我升华作用的工作导致了本能的解脱和攻击本能在超我中的解放……使它陷入受虐待和死亡的危险。……我放弃自己,因为它觉得自己不是被超我所爱,而是被超我所憎恨和迫害。……它看到自己被所有保护力量所抛弃,只好一死了之。”
  白天鹅“死后才终获自由。”托马斯说。
  二、黑与白。
  妮娜看着莉莉在跳舞,漂洒的长发,婀娜的身姿,周围的人都陶醉了。托马斯走过来对妮娜说:“看她的舞姿,不精确,但不费劲,她不是装出来的。”莉莉是从洛杉矶(达伦有所指?)专程来顶替贝丝的,为何最终托马斯还是选择妮娜?
  莉莉为人随和奔放,出入于酒吧舞厅,吸食麻醉品,滥交,相形之下妮娜还是一只不解风情的——雏鸽。有一回在餐厅莉莉掏出麻醉品让妮娜吸食,妮娜拒绝了,幸好。接着莉莉带妮娜去迪斯科舞厅,莉莉对两个男友(可能是刚结识的)说自己和妮娜是姐妹,妮娜赶紧否认。在舞厅巷外,男友甲差点与迷醉中的妮娜交合,妮娜又拒绝了,再幸好。
  是的,莉莉热情,但没有激情,也就没有爆发力。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要想猛烈地释放,就要深沉地凝聚。顶尖艺术家常常都是自闭、怪癖之人,只有借助艺术才会打开心扉。正是在那种高度紧张的创作时刻,他的情感洪流才得以宣泄,达到高潮。不可能设想这种心理能量的冲决会是家常便饭,可以随时随地释放——这同样是装不出来的。莉莉演不了白天鹅,可以演黑天鹅,但永远做不到完美,此所以托马斯选择妮娜而不是莉莉的根本原因,他期待的就是妮娜蕴藏的激情。偏执狂临界状态。
  《天鹅湖》的作者柴科夫斯基就是一个例子。柴科夫斯基自抑、神经质,他的音乐却充裕着斯拉夫民族狂野不羁的性情。知道老柴最崇拜哪位作曲家吗?莫扎特。两人的曲风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莫扎特的音乐精致柔媚,如果老柴不时时拿莫扎特来矫正自己的话,他的音乐很可能变成野兽的嗥叫。对此弗洛伊德又有话说:“在这种情况中,超我比自我更知道无意识的本我。”对立两极相互渗透,超我与本我确实是孪生姊妹。永远不释放的是雏鸽,不停在释放的是野鸡,张弛有度才是高贵的天鹅。
  在舞厅莉莉往妮娜的酒中下药(她只是想让妮娜high一下),妮娜迷糊中以为和莉莉一起回家,并发生了同性爱关系。莉莉舔吮妮娜的私处,妮娜欲仙欲死地呻吟着,她让黑天鹅上身了。还记得吗?贝丝和维罗妮卡都骂妮娜是娼妓。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道:“在命运身上秘密的那部分吗?啊,对了;她本来就是一个娼妓。”噢,命运。
  王子托马斯质问众人:“你们当中有谁可以出演两种天鹅?黑与白。”
  三、欲火凤凰。
  有一个名词叫“黑天鹅效应”,意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1697年,欧洲探险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在此之前人们以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三年不飞又不鸣,你知它是什么鸟?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自恋是升华的前奏,不自恋者无自信,妮娜自怜但不自恋。托马斯留给妮娜一份小作业:“回家后触摸自己,慢慢地感受。”某种程度来说艺术就是精神上的自慰——能抚慰与愉悦心灵,但并非真实。先让自己感动,然后把这种感动分享给观众。“不仅仅是诱惑王子,更是诱惑观众,整个世界。”妮娜扔掉那些毛绒绒的玩具——她不想再做小女孩了。
  升华是将自身压抑的欲望乃至阴暗面,通过社会认可的方式释放出来,好似骑手驱策马匹完成高难度动作。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说:“一个将自恋敬献给很高的自我理想的人未必导致力比多本能的升华。”要看个人的努力与造化。这是惊险的一跳,你能否同时面对最大的希望与最大的失望?在正式演出前的最后一次排演中,白天鹅奔上舞台中心的高台(悬崖),伴随着波涛澎湃的管弦乐,托马斯激昂地挥舞手臂指导妮娜:“心碎的感觉,受伤了,血流下来……你不害怕,充满了认同感。你俯视这个世界,惊鸿一瞥。对观众说,是的。然后你就跳……”
  妮娜有一个坏习惯,喜欢抓挠自己的皮肤,好似她的身体奇痒无比,把肩胛部都抓伤了——那正是天鹅长翅膀的部位。她在幻觉中撕伤自己的皮肤,鲜血从手指等处渗出来。演出前夜,妮娜还在练习,连琴师都说累了。回到家妮娜的精神亢奋达到高潮,从肩胛处拔出黑羽毛!当然是幻觉。欲火焚身,凤凰涅槃。
  我想起一个人——米开朗基罗。他在创作西斯廷壁画时呆在吊架上几个月不下来,鞋袜与皮肉粘连在一起,一撕,血。创作的四五年光景里,他的眼花了,胸背弯了,人憔悴了,他自己说的。西斯廷壁画是绘画艺术所能表现出的最高程度的激情。创造之火把米开朗基罗燃烧了,也燃尽了。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观众不想看你幕后的艰辛,他们只愿看你人前的成就。
  艺术创造的结果最不可预测,所有的艺术家都在“等待”那个神秘时刻的降临。
  四、人生如戏。
  “全世界就是一个舞台。”莎士比亚说。控制与释放分两方面:入戏与出戏。最好能做到收放裕如,必要时甚至把观众、舞台、竞争对手都抛掷一边。妮娜在戏中不能释放,在戏外不能控制,她乱了。
  妮娜入戏了,她认为莉莉就像《天鹅湖》中的黑天鹅,要引诱托马斯以取代自己的位置,妮娜恳求托马斯不要让莉莉成为自己的替补,她抱怨说:“她在跟踪我!”除了莉莉,还有那时时出现的窥视她的幻影。典型的妄想症,没有人在跟踪、窥视妮娜,虽然很多人在关注她。窥视妮娜的是她自己——超我。弗洛伊德诊断道:超我“负责观察自我理想怎样实现了自恋满足,并为了这一目标用理想检验真实的自我……‘被视妄想’,或确切地讲是‘被观察’。……这类病人抱怨说他们有的思想都为别人所知,他们的行为被别人所观察和监视。”
  谁叫你站在舞台的中心呢?那正是聚光灯照射的焦点,所有人都想站在上面,不能抱怨人们粗鄙的野心,妮娜也想窥视自己的偶像贝丝。白天鹅很敏感,过分依赖外部世界的评判。托马斯安慰妮娜说:“任何人都想取代你……好好演出。你不需要担心莉莉或其他人。”托马斯把妮娜带向“内心探索”。恶魔在暗地里窥视,露出狰狞的笑容。
  琴师离去,妮娜孤独一人在排练室里练习,她又看到那镜中的影像,突然间灯熄灭了。“嗨,谁在那儿?”妮娜惊怯地问。她慢慢地走上舞台,空旷幽深的舞台,只有一个渺小的自己,你能否面对?妮娜穿过舞台,来到舞台的另一侧,看见自己正在和托马斯狂干!那付癫狂放浪的神态,乍一看还以为是莉莉。野兽的嗷喘声,托马斯猛一回头现出魔鬼的面容!妮娜惊哭奔逃。本我是多么的丑陋!接下来就是妮娜去到贝丝那里,幻见她“我不完美,我什么都不是”地自残。莉莉VS贝丝,本我与超我在激烈对峙——魔鬼。
  “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鲁迅说的。向内无尽地窥探,且用一个他者的目光来审视,你可以试试看,有点恐怖!“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他的‘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的自我’,结果就使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弗老爷再说。或许非如此不能达至所谓的深度。入戏,再出戏。如果不能抽身而退怎么办?坟。许多演员投入地扮演一个角色后几乎终身无法摆脱,托尔斯泰写完《安娜》也想自杀。命运个娼妓,把身心出卖给魔鬼。
  生活中你可以扮演多种角色,有多种可能性。莉莉的扮演者米拉·库妮丝是波特曼的老友,是波特曼推荐她来演莉莉的。波特曼也有个母后式的保守老爸,他对女儿在《黑天鹅》中太性感的演出大表不满,父女间互不理睬。扮演妮娜的舞伴大卫及《天鹅湖》王子的是本杰明·米派德,他是纽约芭蕾舞团首席演员,也是本片编舞指导。影片中托马斯对妮娜过于拘谨、毫无魅惑力的表演不满意,他问大卫:“would you **** that girl?”大卫尴尬地答No。在戏外,波特曼与米派德已于去年结婚(他们通过拍摄本片相识),今年他们的小宝贝就要降生啦!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9-21 16:12:40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升华之夜。
  偏执狂临界状态,不超凡入圣,就可能走火入魔。艺术家内心的魔鬼:既要爱恋自己,又要超越自己(碾碎);既要适应观众,更要超越观众(俯视)。
  随着正式演出的临近,妮娜的心情愈发紧张,幻觉也愈发癫狂。经过群魔乱舞的一夜,妮娜一觉睡来,发现母亲已打电话给舞团为妮娜辞演,“你整晚都在乱抓……这个角色正在毁了你。”这是一个母亲正常的反应。母亲阻拦妮娜,妮娜抢过钥匙,甩下狠狠的一句话:“我是天鹅皇后,而你什么也不是!”
  妮娜来到剧院,托马斯尚未宣布。妮娜镇定地化妆:“我在这儿,托马斯。我能做到。”“唯一能阻拦你前进的就是你自己,是时候该放手了。”不过上了舞台又是另一回事。演出间歇妮娜发现莉莉与大卫有暧昧关系(黑天鹅与王子),又让她分神了,戏里戏外不分。王子把白天鹅举到空中,也不知道是大卫还是妮娜的原因,大卫把妮娜摔了下来——很丑。演出还在继续,倒也契合白天鹅无助受伤的心。
  回到化妆间,莉莉穿着黑天鹅的戏装坐在那里,洋洋得意地化妆:“一定很丢脸吧?我来替你跳黑天鹅如何?”争执中妮娜用镜子的碎玻璃扎进莉莉的腹部,把她捅死了。经过一阵痉挛,妮娜两眼发红。黑天鹅上场,利眸一瞪令人胆寒,那是鹰豹般的眼神。什么是黑天鹅?因为不在乎王子,所以能诱惑王子;不在乎观众,就能征服观众;不在乎世界,就能征服世界——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自恋,她的自鸣得意和不可理解,如同有些动物的魅力在于根本不在乎我们如何,象猫及食肉猛禽。”下场间歇,妮娜感到浑身舒泰,野兽的嗷喘声,她的手臂哗哗地长出黑羽毛。接着就是上场弗韦泰挥鞭转(影片中那样跳法当然是不合格的)。不可一世的妖魅定格在阿拉贝斯克造型上——双腿前后叉开成九十度角,手臂潇洒地向头顶上方一挥。观众疯了。下场后妮娜搂住托马斯激吻,倒弄得托马斯面露羞涩。“这是我在引诱你,我要你来引诱我!”妮娜做到了。
  回到化妆间,莉莉来道贺。这是最后一个幻觉,原来碎玻璃就扎在……妮娜自己的腹部。她终于杀死了内心的魔鬼,战胜自己,君临天下。换上白天鹅的妆扮,她又恢复成娇柔悲情的白天鹅,在魔鬼、王子、众天鹅间旋转,旋转。奔上高台,纵目望去母亲也在,妮娜双眼噙满泪水,蕾丝戏装已被鲜血染红。然后从高处一跃而下,时间定格在那一刻:站在世界的最高巅,同事们像群星在周围环绕,掌声如风雷在耳边炸响。妮娜躺在垫子上,托马斯跑过来:“你听到了吗?他们爱你!”“我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了完美……我是完美的。”
  毛虫破茧而出,化为炫彩的蝴蝶,凌空飞舞,只为那妖娆的瞬间。他们追寻那个镜像,即使丢失了现实中的自我也在所不辞,因为创造是永恒的。
  1888年2月21日,柴科夫斯基出席布拉格捷克国家剧院演出本人作品的晚会,包括《天鹅湖·第二幕组曲》的“卓越演出”。他在日记里写道:“巨大的成功……绝对幸福的瞬间,但仅仅是瞬间。”柴科夫斯基直到去世也没能亲睹《天鹅湖》完整而完美的演出,据说他死于自杀。
  白景中点染一抹黑,才显出黑色的深邃;黑幕下飘洒一缕白,方映衬白色的矜贵。感受到了恶,表现出了恶,但创作者与观者并未真的作恶,他们都被“净化”了。亚里士多德如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简介|VIP办理|广告报价|友情链接|帮助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美一天美发网 ( 粤ICP备1503827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837号

GMT+8, 2024-5-3 02:50 , Processed in 0.055498 second(s), 15 queries .

Design by zzmyt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