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一天美发网

快捷登录

查看: 17433|回复: 3

[综合专区] 东伦敦移民和他们的小店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9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2-8-7 22:53:43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一天网客服微信:275273882
[attachimg]75235[/attachimg
汤姆· 赫利的工作室位于伦敦东区Blackwall地铁站附近。在得知记者将搭乘公共交通前往他的工作室时,赫利十分认同:“这才是深入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的正确方式呐。”
前些日子,他与一群中国台湾记者一起工作,为了方便出行,对方特地包了一辆出租车专程接送,这份好意却令他有些无所适从,因为这与他素来习惯的工作方式相去甚远。相比开车,他更喜欢搭地铁或骑自行车四处闲逛,遇到有趣路人便上前搭讪一番,或直接掏出照相机来个突然袭击。
如果在街道上四处游荡拍摄下陌生路人的身影算是赫利的一种兴趣,那么他的另外一个系列则多少带有一些使命的意味。最近几年,他时常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东区大街小巷,记录下散布在该地各处的私人店铺与它们的主人,这些店铺或许非常平凡,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在他看来,这些东伦敦小店是本地移民历史的最佳写照,每一个小店都是一部移民家族的奋斗史。“东伦敦是移民聚集区,东区的小店几乎都是由第一代外来移民经营。他们初来乍到,几乎一无所有,只能依照傍身的技艺开一间小店,通常需要起早摸黑勤奋工作,才得以养家糊口。”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家族在这片大陆上站稳脚跟,开枝散叶,那些由小店滋养长大的第二代、第三代后裔逐渐脱离肤色、宗族、民族的束缚,真正融入英国社会;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再甘于继续留守在贫乏的东区,经营一间小小的店铺。于是,一个又一个小店走向消亡, “如果现在不去记录,那么东区的一部分也就永远消失了。”他这样说道。
赫利也来自一个典型的东伦敦移民家族。他的家族百年之前飘洋过海来到英伦半岛定居,赫利的生父是来自爱尔兰的犹太裔,母亲有乌克兰血统。如果说在东伦敦这样的家族成员组合算不上罕见,那么他母亲第二次结婚,嫁给一个来自中国移民家族的第二代,在40 年前绝对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之举了。“虽然家里的交际圈子也多是移民背景的家庭,但是在那个时代,想要完全突破种族界限,尤其是一名白人女子嫁给一个亚洲男子,还是非常非常罕见的。”赫利说。
这桩婚姻,除了突破种族界限,同样也突破了世俗定义的社会阶层桎梏。赫利的母亲在事业上非常成功,她投身银行界,是最早一批在金丝雀码头(英国的金融区之一)站稳脚跟的职业女性;而赫利的中国籍继父德雷克,是家族根基尚未坚实的第二代移民,他选择继承家族事业,成为一名木匠,专精于制作那些雕龙刻凤的中国式家具。
这段跨越种族、文化、阶层的婚姻持续至今已经快40年了,老夫妻俩都已年过八旬,却依旧非常恩爱。因为德雷克的存在,这个家族非常紧密团结,更像是一个中国式大家庭。赫利为母亲当年的勇气感到自豪,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多半还是来源于移民家族特有的包容和开放。“母亲时常对我们说,可以不去理会国籍、血统、宗教,但一定不可以忘记我们来自移民家族这样的背景。我们就像水一样流来流去,吸收不同文化,血管里流淌着来自不同民族的血液,所以更加应该以一种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这个观点深刻影响着赫利。
1.jpg

主题

好友

9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2-8-7 22:53:56 |显示全部楼层
富裕肯尼亚移民的药品店
6月底,记者与汤姆·赫利一同探访东伦敦小店。在那天下午的两个小时中,他的拍摄对象主要集中在离家不远的一片区域,其中包括在同一条街上的一家出售汽车零部件和家用五金件的小超市、一家汽车轮胎店以及一家药店。
白杨树高街(POPLAR HIGH STREET) 长不过300 米,却充满着赫利描述的“移民社区”风情。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面除了统一的英文之外,夹杂着不同国家的文字。通过这些文字,约摸可以对这个小小的商业圈子有一些粗略认识。比如说,一家印度人开的咖啡厅,一家加勒比人开的杂货铺,英国人开的五金小超市,一家叫做“兴隆行”的中国超市则正好与隔壁的英国本土的乐购超市相连。街口那家最大药店的背景则不好揣摩,东家明明是包着包头布的印度裔,赫利却说,药店主人博蒂先生来自肯尼亚。
博蒂先生的药房是白杨路高街为数不多的可以用“专业”来形容的私人店铺。因为装有空调,这家药房也是白杨路高街条件最好的店铺。“我真是太爱这家店了,每次在附近工作得一身大汗,都会过来休息一下。”赫利说,对于店主博蒂先生,他始终抱有感恩的心态。赫利与博蒂先生认识时正逢人生最低潮,“穷得连下一顿饭都不知道在哪里”,又恰逢身体不适,他在药房门口转悠,巧遇了这位店主。在了解到赫利的情况后,博蒂不仅免费向他提供药品,还塞给他40 镑,“拿着吧,以后等你有钱了再还给我。”
“他经常这样默默地帮助别人,是我心中真正的绅士。”赫利这样说道。采访那天,他由着记者在街上的其他店铺随便乱逛,只有在进博蒂先生的药房之前,他正了正神色说:“让我先进去打个招呼吧。”
博蒂先生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穿着做工讲究的整套西装。他家世背景非常复杂,在伦敦,他算是肯尼亚籍的第一代移民,而在肯尼亚,他的家族又属于印巴裔移民,“总的来说,我们整个家族总是在不断的迁徙当中,可以说是全球公民。”他挥挥手说。博蒂的英文非常地道,没有印巴人惯有的口音。他来自一个非常富裕的印巴裔家族,大学时代开始独自来到伦敦求学,念医药专业。即便是在30年前,初来乍到的博蒂也没有对英国的生活有任何适应不良,“这和你的家庭背景和本来的生活有关,对我来说,我本来就来自于一个上层家族,在肯尼亚也过很好的生活,与英国相差无几,这里没什么事情能令我感到新奇。”他承认说,在早期来到英国的印巴人圈里,越是来自贫穷国家的移民往往越富有,“我知道有另外几个来自非洲更贫穷国家的人,有钱得令人咋舌。”
毕业后,由于感觉已经完全融入到伦敦的生活圈里,博蒂便在家族的支持下经营起药品生意,“反正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再加上算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于是一做便是30 年,目前在东伦敦有两家店铺,生意算是不错,“家族从小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就是努力,诚实地工作,耐心等待回报”。
在婚姻的选择方面,他还是偏向传统,挑选了同样出自印巴裔家族的女子为妻。不过一对儿女却对父母的文化背景没什么兴趣,也不打算继承药房,他们一个选择学习法律,一个则准备做建筑师。“我能理解,他们在英国出生、长大,朋友圈子里也多是本地孩子,对他们来说这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博蒂叹了口气,慢慢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9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2-8-7 22:54:07 |显示全部楼层
愁眉紧锁的英国老板
赫利从2009年开始对东伦敦小店这个主题进行拍摄。老约翰与他的小家电铺是赫利这个主题的第一个拍摄对象,也可以说是他开始这个主题的灵感来源。约翰今年已经60多岁了,子女早已离他而去,他的大半辈子时间都是守着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家电铺子消磨的。岁月流逝,这个铺子就像是“一件衣服穿在了约翰的身上”。他对自己的铺子熟悉极了,“如果你去买一个灯泡,约翰看都不会看一眼货架,只是随手往后这么一掏,就会刚好摸到那只你要的型号的电灯泡。”赫利这样描述道。
花了大半辈子经营小店的约翰看上去却不怎么开心,在照片上,他总是一副严肃的神情,两道浓眉紧锁。“约翰为什么看上去总是不开心?”记者问赫利。
“因为他是英国人,哈哈哈。”
赫利半开玩笑地解释说,在英国的传统社会阶级观念里,像经营小店铺这样的事业总脱不了服务于人的特质,“英国人觉得,需要服务别人,看人脸色的都是低下的职业。老约翰一辈子都在做服务行业,当然总是愁眉紧锁啦。”
于是,英国人约翰与他的小店在东伦敦的一片移民小店中显得既忧郁,又特立独行。“相比于其他各国移民,英国本地人在东伦敦开小店铺的真的不多,即便是有,生意做得也不如移民好。”给记者看一张由印度裔移民经营的洗衣店,“你知道这家洗衣店有何特别之处?”
“这家店从早上7 点开到凌晨2点,只要有需要,他们可以随时延长营业时间。这在英国人经营的店铺里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英国人的洗衣店通常早上9 点开门,下午六七点就打烊了,他们从来不会去想,这段时间所有人都在上班,谁会有空去洗衣店呢?相比之下,自然是移民的洗衣店更便利大众,渐渐地,大家都选择移民的洗衣店,英国人的洗衣店也就关门了。”赫利总结说,“通常来说,移民的生活压力更大,所以他们更加勤奋,愿意弯下腰去捡英国人不屑的辛苦钱,结果当然是越来越成功,生活也随之好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9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2-8-7 22:54:18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东区挣钱,去西区消费
赫利目前的工作室位于一排靠近东伦敦码头的政府廉租公寓内。那是一套三居室,既是他的工作室,又是住所。室内的装修非常简陋,所有的家具设备几乎都是围绕他的工作购置的:用来处理图片的大屏幕电脑,各式各样的照相机,灰色的布景板,几张老旧的桌子拼成一个巨大的办公桌,一叠叠各种主题的黑白打印照片散落在桌上。厨房则被改造成暗房,一人高的木质滚轴是冲洗大幅照片要派用场的。房子内,唯一有日常生活气息的是一张破沙发以及一架折叠自行车,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东伦敦大街小巷,搜索他想要拍的小店。
在赫利身上,有许多来自移民后裔的精神特质,无论生活给予什么,他们总是欣然接受,随遇而安,却又积极进取。他其实很为这样的精神感到自豪。“有多少人可以坚持每天早上7点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2 点?他们完全奉献自己,为了让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他们初来乍到时,一无所有,在新大陆上勤奋工作,踏实生活,很快便成功了。相比之下,生活环境优渥的英国人总是懒懒散散,对工作挑三拣四,阶级观念严重,生存能力低下。”他将英国人的弊病归结于社会风气,“最近几十年里,英国政府一直在宣讲要以教育来提高低层阶级的整体素质,所有人都被送到大学里学习商业、历史、文学,这很可笑,这个国家仿佛再也不需要管道工、修车匠和厨师了。”
每一代新移民来到伦敦,像药店老板博蒂先生那样家族资金雄厚的毕竟属于少数,绝大多数都没什么资金支持,只得以傍身的一技之长白手起家。比如德雷克的家族,是来自中国浙江地区的木匠,便在东伦敦以此为生,客户也多来自中国,逐渐积累口碑,规模做起来,也成了一家像样的木匠工作室。
“相比其他地区的移民,亚裔移民性格保守一些,却是最勤奋的一群。”赫利还记得自己拍过一家中国移民家庭经营的二手自行车店,“他们大量收购在中国的二手自行车,海运到本地,然后拆开,将好的零件一一挑出,然后再组装成自行车出售。”虽然只是贩卖二手自行车零部件(或自行车),但一家人却很为自己的小小事业自豪。“来,看看我的店!”得知赫利的拍摄项目,店主非常骄傲地向赫利展示自家小店,并且说要寄照片给国内的亲朋好友看看。
目前,就整个伦敦而言,中国移民依然是人数最庞大的移民族群,印度移民次之。中国移民在伦敦从事最多的行业其实并不是餐饮,而是洗衣店。“多数中国移民都来自香港,在香港时多服务于英国人公司,而英国人在香港最多的便是制衣公司,他们多在英国人的制衣公司做整烫工作。”赫利解释说。
赫利告诉记者,聚集在当地的不同移民族群都有不同类别的专长,除了中国移民的洗衣店之外,印度裔的餐厅在伦敦很有口碑,精明的本地主妇会光顾东欧后裔开的肉铺和蔬菜店,除此之外,大量加勒比移民服务于伦敦的公共交通系统。当然,在所有的移民当中,犹太裔是最成功的生意人,他们在多个领域都有涉猎,包括伐木、建筑、珠宝(尤其是钻石)以及零售行业,“伦敦碗”附近的那一片旧工业区几乎全部控制在犹太人手中。
在记者眼中,东伦敦是个属于移民的世界,如果在这块区域搭乘地铁出行,很快便可发现车厢里的乘客仿佛是来自两个世界,少数裔穿黑袍、带面纱,英国本地人则多数西装革履,背着文件包,手拿黑莓手机,他们全是在附近金丝雀码头上班的银行业雇员。
金丝雀码头在东伦敦存在已久,但这片全世界最知名的金融区却似乎从未对当地产生深刻影响。“他们不过是看中这里的地理位置,靠近码头,是传统上对外交流的便利之地。他们来东区挣到钱,然后毫不留恋地回到西区消费。”赫利说。在他眼中,许多移民也是如此,在东区扎根,成功之后,便搬到地价昂贵的西区生活,才算是真正融入本地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简介|VIP办理|广告报价|友情链接|帮助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美一天美发网 ( 粤ICP备1503827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837号

GMT+8, 2024-4-29 16:57 , Processed in 0.052629 second(s), 18 queries .

Design by zzmyt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