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一天美发网

快捷登录

查看: 11837|回复: 0

[综合专区]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0-6-24 03:15:01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一天网客服微信:275273882
转引张 弘


有一种悲观的看法,认定中国现代理论永远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看来从去年开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又一次印证了这个不祥的预见。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表征的是当前21世纪中国市场经济下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影视、广告、流行歌曲、DJ音乐、时装秀、酒吧靓舞、网络图文、电子游戏、漫画、游戏、模特表演与选美等等,但这个概念本身却是英文“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汉译,出自英国诺丁汉郡特雷顿大学教授马克•费瑟斯通1991年出版的一本书《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眼下的中国现状却要借用十多年前英国人的表述,仔细想去,是不免尴尬的。难道咱们的学者专家就如此贫乏,竟然找不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说词?然而却不能这样简单地责难我们的教授先生们。在他们给人以空空如也的印象的脑袋下面,其实有一颗相当机智的心。搬来一个舶来的洋名词,照例是能够唬倒一大批中国人的。这在学界,也是抢先获得话语权力的好办法,可以说屡试不爽。同时这个洋概念还有个用处,能够把时尚消费打扮得相当雅致——明明看上去是在花钱买乐子,现在改叫“审美”,或“日常生活”的“审美”,听上去至少比“消遣”、“享乐”等像那么回事。

不过,冷眼打量,“贫乏”也罢,“机智”也罢,背后其实还有一份后来者的无奈。之所以概念上照着别人的讲,是因为实际生活中重复了别人。譬如游山,若干年前到过的人看到一些景观,先行起了名字,诸如“花果山”、“鲤鱼洞”之类,今天再有踏上同一条路的,再遇到这些景,也就跟着标记叫了而已,山上到底还有没有花果,洞里究竟还有没有鲤鱼,反而显得其次。西方国家进入市场经济和出现消费型大众文化都早于我们,理论知识上的总结归纳也在前头。我们跟在西方后面搞现代转型,有关现代性的许多说法,也就不得不套用西方的。换个术语说,这叫做“话语体制”。

当然,现象还是我们的现象,问题仍是我们的问题,但同一个现象或问题引起了针锋相对的不同评价。一种意见叫好,认为以“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以此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娱乐冲破了以往单一的审美规范,也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代表了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和现代社会的艺术趣味,应当确立为“新的美学原则”。美学文艺学应该去研究它,如此“扩容”后就会替不景气的本学科增添新活力。另一意见反对,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只表现在都市一小部分人身上,并不真正代表广大民众。况且大众文化也有丧失批判品格,而和主流意识形态相汇合的倾向,它对感官享乐的追求不属于审美或艺术,所以美学文艺学应当严守自己阵地,坚持学术的品位,否则只可能给本学科带来损害甚至破坏。

两种见解看似对立,有一点却相同,即聚焦点均在学术领域之外,解读的是当下中国的社群力量和政制关系,然后再以此为准尺,来评价同审美有关的事。反对派甩出了一张十分尖锐的牌:审美化究竟是一部分人的需要,还是大众的需要?提醒不要忘记农村不少人仍在生存线上挣扎。还有种说法是:我们今天要的是温饱社会,而不是消费社会。如此申张多数人的正义,诚属意正辞严,但同时相当遗憾的是,真正的美学问题被忽略不计了,似乎美学文艺学的发展只是个赢得多数的问题,一旦大多数人的生活超越了温饱水平,共同进入消费社会,美学也就自然而然地取得了关注日常生活的合法权。

事情弄到了要从什么多数人或少数人的立场上去解决,就往往很难办。在我印象中,搞得就像少数服从多数的什么原则似的,这根本就不合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的自由度和独立性,就表现在即便是一个人的问题,也可以思考探究。再者按照这种只重数量的逻辑,尖端前沿的许多科学技术,如高等数学、天体力学、生物工程、微电子学等等的研究,也都可以取消了。理由是同样的,因为十亿左右的农村人口中,文盲、失学和缺医少药是更迫切的矛盾。是否要等农民大众完全脱贫解困后,才有资格发展高精尖?所以说那种貌似正义化身的多数人立场,在美学问题的讨论中是颇值得置疑的。

其实,争论双方最应该弄清楚的,还是“审美”、“审美化”这样一些基本概念。如果我们能较确切地判定哪些属于审美性质而哪些不是,对大众文化娱乐究竟包含不包含审美因素、包含哪些审美因素等问题,就可能达到一个较接近的共识。这是一种质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而讨论相关事宜,或许会更好办。但实际情况却是,双方对何谓审美、何谓艺术等等重要前提及其内涵和外延都不作任何分析与界定,唯一自明和公认的东西似乎只是:审美即感性。正因为这样,类似“审美当是人生之艺、人生之情、人生之趣、人生之福”的煽情词句,得以在讨论中畅行无阻,无人追问这样说的学理根据何在?当大家在侃侃而谈美学要和生活或人生保持密切联系时,也忘记了,那首先应该是通过审美视野而建立的联系方式。

回过头再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说法。它形成并出现在西方的语境中,原是有一个历史的维度的。它首先表现为19世纪后期的西方艺术,开始走出古典主义的传统,让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原有的森严壁垒归于泯灭。在绘画艺术的领域,既有库尔贝、米勒对劳工民众的描绘,也有劳特累克、德加对花花公子和舞女的刻划,既有马奈笔下的巴黎中产阶级的阳台,也有塞尚画幅里的缢死者之屋。这一潮流一直发展到20世纪的现代派认为艺术能够描写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情绪、本能和幻觉。其次它表现为从19世纪后叶波德莱尔、戈蒂耶、王尔德直到20世纪福柯等人倡导的生活态度及其一套理论,即所谓“生活模仿艺术”(王尔德语),或干脆“生活即艺术”(福柯语)。其中既有以艺术趣味对抗市侩庸俗、以非文化反叛主流文化的积极意义,也潜藏着从美感滑到感官享受直至跌入官能放纵的危险。最后表现为当代社会充斥于各方面的虚拟化的审美符号的消费,从而影像代替了实际的生活,广告代替了实在的事物,商标代替了真正的质量,包装与衣饰代替了内在的品位,整容过的外貌代替了本真的内心,网络自慰代替了真实男女的情感,游戏积分取代了真正的财产拥有,等等等等。

上述历史维度,正好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西方的世纪进程。它起始于艺术领域,然后被提升为理论主张,最后被推向社会化的实践。其中自始至终都有现代社会的经济体制在推波助澜,但同时也体现了艺术维护自己存在的顽强努力。在黑格尔宣布艺术已经终结、尼采又痛斥现代艺术是“伪币制造者”之后,艺术坚持审美的现实性,在现实的此岸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并经历着由此而来的困窘与二难。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过程。费瑟斯通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层含义的分析中,实际已包括以上三个具有历史维度的环节。只是我们不了解其语境,故对这三层含义的内在关系不甚了然,只就其最后一个层次移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如此状况,想对此问题有更深一层的探讨,恐怕也难。真的想深入,就应当思考,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在中国的出现,有没有一个历史维度?如果它在中国有自己的历史,那又有什么不同特点?和从西方发端的审美主义运动又是什么关系?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议中,还有一位德国美学家韦尔施也是经常被引用的。他可以说是我们谈论有关问题时又一重要理论资源。但大家引证他,只用来说明肯定或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态度,却忽略了他的观点中,有一个深刻的理论维度。这种理论维度不用说是德国美学的传统特色。韦尔施在总的立场上,赞同审美化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趋势,但他认为其核心是认识论的审美化,即根本的思维方法的审美化。它从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开始,直至今天普及所有的科学领域,由此构成了深层的审美化,即根本的审美化。它表明人们转而用审美的(或更确切应当说经验的或体验的)和建构的目光打量一切事物和周围的世界,并看待自己的认识过程。至于日常生活里的审美化,只是浅表层次的东西。这一深层和浅表的区分,同时体现于物质社会的现实和个体自我的存在。他还提出,尽管审美化是大势所趋,仍须有“审美理性”或“审美反思”充当标准,来对它进行考量。

韦尔施的观点,把审美化的现象引向了更内在的层面,并从哲学根据上为审美化提供了合法性的论证。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他对审美化采取了分析的立场。在他那本《重构美学》(德文原版问世于1996年,题为Grenzgaenge der Aesthetik,译为《美学的越界》更确切)的一开始,就不客气地批评道:“不幸的是,在‘审美化’的标题下,人们经常光是言及它的肤浅含义,而未能思及深层次的审美化。”他并且指出:“这对于今天势所必然的诊断的水准,是远为不够的。”韦尔施的这些见解对中国学界是一个严肃的考验。显然我们也在对现代大众文化消费现象作出诊断,那就无法回避下述问题:是否同意将我们称之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现象也归到浅表层次去?如果是,那就不该就事论事,而需要探讨它在中国更为根本的深层核心是什么?或者,它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深层核心?如果否,那它自身内在的合法性根据在哪里?进而还得探讨这个根据能否成立?

事情就这样摆在我们面前。要不,就用我们自己的话语来讨论大众眼下的文化消费,只不过那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宏大叙述很难搭上界;要不,移用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成说法来加以表征,那就很难摆脱其中固有的历史维度与理论维度。在后一种情况,实际就把相关现象的讨论纳入了世界范围的文化视野,进入了超越国界的现代审美主义运动中。无论怎样,都不是凭情绪化的某种立场就能解决问题而推动美学文艺学的前进的。需要指出的是,叫好派不少人也带着一种强烈的情绪,即热烈地为都市中产阶级的时尚趣味喝彩,甚至其本人就是这种时尚趣味的追捧者和耽乐者。那种情绪化一样为真正的学术研究所不取,也无益[size=-1]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审美疲劳
??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两年来引起文艺学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甚至一度以“新的美学原则”出现。而围绕这一极具争论性的话题,国内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已经出现消费文化形态,日常生活审美化随之产生并呈现蔓延之势,这将使加速中国文化的进化和现代化;二是认为中国仍然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主导,消费文化形态是极其边缘化的,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须以艺术人生或艺术生活的形态出现,不能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局部的消费文化特性无限扩大化而淆乱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三是认为应该辨证地看待此问题,既要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消费特性并支持消费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肯定传统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本质上是无法平衡上述两种观点而采取的妥协。
??这一争论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的现状、走向和发展策略问题,支持者是着眼于文化走向及其在全球化中的竞争问题,反对者是关注中国文化的现状及其民族特色和民族立场等问题,而妥协者则是从现实致用的角度来谋划当前文化的发展策略和模式。从这一核心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这种文化转向固然能开阔学术视野和整合研究思维从而宏观地把握文化及文学命题,但同时也忽视了一个本源性的问题:文学研究根源于审美分析。
??文学研究的审美分析着眼于人的自由,追求的是一种价值判断,属于审美文化范畴;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从虚拟的符号自由出发,注重对文学及文化现象的事实陈述,属于消费文化范畴。由此可知,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审美疲劳。其表现主要为:
??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们追求人本身的自由而不可得所产生的审美疲劳,进而转向外在的虚拟的符号自由。
??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们在无法获得价值观念的判断标准的混乱中所产生的审美疲劳,进而转向消解价值判断的事实陈述。
??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们在审美意识逐渐异化或萎缩过程中产生的审美疲劳,进而转向以符号消费为特征的消费主义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
??
??此外,审美疲劳是暂时的,如何解除疲劳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简介|VIP办理|广告报价|友情链接|帮助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美一天美发网 ( 粤ICP备1503827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837号

GMT+8, 2024-5-4 15:21 , Processed in 0.053975 second(s), 15 queries .

Design by zzmyt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